“编程之美”决战上海滩:直上云霄,看我一码当先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微软研究院
作为第七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系列活动之一,2016编程之美挑战赛决赛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支持,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微软公司、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主办。本届大赛以“智能云”为主题,邀请了来自美国的同学与中国学生共同组队参与本次决赛的友谊赛,旨在提升中美两国青年开发者在智能云平台上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跨学科、跨地域交流与合作,激发中美学生在这一高科技领域上的创新思维火花。
自2012年起,编程之美挑战赛这个面向高校学生的大型编程比赛已成功举办了四届。今年,共吸引了来自150所高校的20000余名学生的热情参与,除传统的编程赛外,本届大赛还特别增设了创意赛,以鼓励非计算机专业的青年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创造性,用全新的方式探索、呈现编程之美。最终,来自工业设计、广告学、管理信息系统等不同专业的创意赛15强选手和编程赛复赛15强团队在决赛组队,共同完成了他们各自的决赛作品。
面对一群年轻而充满想法和行动力的选手,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申元庆先生在决赛开幕词中表示,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核心,云计算正在与大数据一同驱动着传统产业的变革和新型产业的蓬勃发展。希望同学们借由微软智能云平台Azure,利用大数据、微软云技术和智能云服务,结合自身的洞察力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编写代码所创造的智能之美。
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运营官、微软亚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总经理申元庆先生在决赛致开幕词
此次决赛的两道赛题都十分富有挑战性,结合了微软于今年4月最新发布的基于云端的智能服务——微软认知服务,题目分别为智能电子相框及海量学术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选手们根据自己团队所选择的题目,展开了26小时的编程马拉松,从作品方案、呈现和核心算法等各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实践。而友谊赛的赛题与决赛的难度可谓旗鼓相当,赛题:搜查大数据金融中区块链(Blockchain)上的可疑交易模式,让选手们可以使用并分析Gcoin区块链在g-coin.org的数据,通过微软先进的云技术当一次金融“侦探”。
比赛选手为大赛评委微软亚太研发集团首席研发经理邹欣及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邵斌介绍自己团队的项目
“能和中国学生在一起合作我很激动,特别是我们知道了这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中国一流大学的,所以这是我们学习、交流的好机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的美国学生AshirvadVarma表示,和中国学生一起合作是他前所未有的体验,队里的每个人都有着非常强的专业和沟通能力,这让他所在的团队成为了一支出色的队伍。“经过这次比赛,我不仅学到了更多中国文化,而且在团队协作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发现了自己的优势。”
左一: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密歇根学院的美国学生AshirvadVarma
香港大学的黄清纬同学表示编程之美的组队系统非常有趣,他通过线上聊天和一位远在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学进行了灵感碰撞,并成功组队。经常参加各类比赛的他认为,除了算法之外,编程之美还十分注重考查选手的团队能力。“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在24小时内面面俱到的完成一个项目,但通过分工协作的方式我们能够很好地展示出一个完整的作品”。此外,黄清纬同学还表示,此次编程之美比赛无论是初赛、复赛还是决赛都紧跟热点,调用云计算等最新的前沿科技,令他受益匪浅。“我从比赛中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这本身就是编程之美”。
“这是我第一次真正与编程专业的人员合作开发一个项目,我能感受到理性与感性的碰撞。”来自江南大学交互设计专业的付雪伦同学一直对IT公司十分向往,在得知编程之美开放创意赛的消息后,她制作了一套完整的UI设计和产品策划,并因此获得决赛资格并担任团队中的UI设计师。付雪伦表示,“我曾经以为设计一个成功的产品最重要的是抓准用户需求然后发散思维,但在与队员相处的短短十几个小时中,我就意识到仅仅有创新想法是不够的,还要贴近现实、充分利用现有技术进行开发并且要不断地优化。”同时,付雪伦同学的设计思维也让团队的最终作品拥有了新潮、时尚感。跨学科的整合将不同擅长领域选手的智慧进行了融合,更好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智慧。
付雪伦所在的团队选择了“海量学术数据的分析与可视化”赛题,并设计了“Fig-words Academic”这个作品。对于该作品,团队成员介绍:用户出于某一类别的需求(例如,论文开题分析、学术领域检索、发表期刊会议检索、论文作者检索等)在该系统中输入想要搜索内容的关键词。随之,系统生成联想并反馈给用户关联词的热度和搜索量,直观地帮助用户输入完成余下的内容并缩减歧义。搜索到结果以后,系统会根据用户搜索需求所属的类目对页面布局进行规划排序,在最醒目的位置展示给用户最符合他们需求的内容(例如,学术领域检索在布局中心反馈论文关系图,领域热度走势、领域牛人等),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切换到其他相关内容。同时,该系统还可以将调用的数据以最适宜的可视化形势展现给用户,通过可视化的形式更直观、准确得帮助用户进行决策。最终,系统会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给用户一个最佳反馈。“Fig-wordsAcademic”最后获得了本届编程之美挑战赛的亚军。
来自中山大学的杨剑飞,王钦,高逸斌及山东大学的殷锟所组成的团队以其作品“Percepicture”摘取了2016编程之美挑战赛的桂冠。
评委对“Percepicture”给出了“算法与应用并重,智能与数据同行”的充分肯定。该团队选择的题目是“智能电子相框”,其作品主要用于展陈、家居、旅行等场景。特别是在展陈当中,用户无需触摸屏幕,直接通过手势即可进行对于旋转图片,翻页等功能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Percepicture”的设计充分地利用了微软认知服务中的API。基于Web前端和Python服务器所构建的“Percepicture”语音搜图系统,通过微软认知服务中的语音识别API和语言理解智能服务(LUIS)API将用户的语音通过理解、转化得到用户的意图。而图片库中的图片则是经过图像识别API进行预处理,将图片的特征信息提取出来。当系统将用户意图与图片库中的图片特征进行匹配就可以得到用户想要的图片了。在关键词匹配的算法方面,同学们创新地使用了word2vec深度学习模型。他们对图片的标签语料进行训练并把词语映射到高维向量空间中,将词语匹配过程转化成数学向量相似度计算。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这既扩展了搜索的广度又加深了搜索的深度,从而提高了搜索的准确率。在UI方面,为了使交互更加友好同时符合展览应用场景,系统中植入了基于手势识别的体感操作,整个系统可以通过语音和体感两种方式进行控制,大大增强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在颁奖晚宴上,冠军团队的四位同学身着民国时期的服饰,倾情演绎了一场90后版本的“新上海滩“。青春的面庞充满朝气和自信,将晚宴的欢乐氛围推向了高潮。
此外,本届大赛新增设Ada奖,以鼓励女性同学在编程之美比赛中的优秀表现。大约200年前,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之女Ada,凭借优秀的诗歌基因加上后天扎实的数学训练形成了她“诗化科学”的思维模式,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段程序雏形,Ada也被认为是历史上第一个程序员。在颁奖晚宴上,微软中国云计算与企业事业部首席产品经理李京梅女士为本次大赛冠军队伍的殷锟同学佩戴了Ada徽章。
“在看我来,编程之美这种探索新事物的过程是十分美妙的。”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中国区经理马歆女士认为,过程的美妙不仅体现在比赛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让所有的参赛者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学习新的内容,挑战自我并且迅速成长:“在整个大赛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每周都会邀请微软优秀的工程师以及往届编程之美的优秀选手通过线上课程、直播交流群、干货总结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术分享,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自助学习平台。不会编程的创意赛选手通过编程之美开始接触编程,了解计算思维,从计算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科,并提出两者结合的可能性。编程赛的选手则通过参加比赛了解微软的最新技术,比如微软认知服务,它可以帮助学生们轻松地实现一些创新想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对于青年学生以后的学业和职业生涯都有很大帮助。而在决赛过程中,全新的组队模式意味着每一个队员都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找准自己的定位,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团队解决问题。”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中国区经理马歆
支持本地化人才培养是微软公司对中国教育的长期承诺,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编程之美挑战赛则是履行这一承诺的表现之一。微软希望编程之美的理念可以传递给更多的人——只要有美丽的想法,能够将专业知识与编程相结合,使人们沟通更加便捷、生活更加便利,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这就是编程之美。
期待所有参与本届编程之美的青年学子,通过这次比赛满载收获与成长,在未来的征途一往直前,所向披靡!
你也许还想看: